
在新质生产力的澎湃浪潮下,成都制造业呈现出“技术攻关纵深突破”与“应用场景超前布局”双轮驱动,经历着一场从 “竞跑” 到 “领跑” 的非凡跨越。
灯塔工厂
引领数字化转型

“灯塔工厂”是数字化制造和工业4.0示范者,代表着全球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。全球189家“灯塔工厂”中,我国占79家。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是全球为数不多的 “双灯塔工厂”,生产线近乎全自动化,通过数字化软件、套件SIMATIC及相关硬件实现产品设计到制造高度数字化,与德、美工厂数据互联并被远程监控,保障高效运转。“灯塔工厂” 是成都制造业转型升级亮点,其主要特点有:
· 智能化生产架构:在研发、设计、制造、检测至物流等环节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系统,达成从生产到出货的全流程互联互通,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的降低能耗与人力成本。
· 数据引领决策:大数据的采集、分析和应用贯穿业务链,设备与云端系统间实现高效的工业物联网数据交互,精准识别生产瓶颈、优化排产计划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波动。
· 柔性制造与定制化:借助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接口,可在同一生产线上快速切换不同产品生产模式,针对个性化订单进行柔性调整,缩短交付周期,实现小批量、多品种、定制化生产。
· 可持续发展:将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生产全流程,实时监测和分析能耗、水耗、原材料利用率,及时发现并优化不合理消耗环节。
为推动制造业全面数字化转型,成都构建新型产业生态。政策引导上,出台《成都市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》、《关于推动企业“上规、上榜、上云、上市”提质发展的政策措施》等支持政策,设专项资金补贴奖励转型企业。紧扣成都“立园满园”行动,“灯塔工厂”可以作为为引领,以示范带动与批次推广结合的方式,形成转型梯度,推动成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,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,让数字技术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
建圈强链
构建产业生态

成都通过“建圈强链”策略,大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,构建起完善的产业生态。以新都区百亿级航空产业园为例,新都区通过改革创新,由政府投资筹建园区厂房,吸引链主企业入驻。链主企业发挥带动效能,吸引产业链企业入园,实现上下楼即上下游的紧密产业联系,进而引进辅链企业,完善产业配套。新都区还投资20亿元,建成热表处理、检验检测、产品交付、智能物料“四大中心”,为园区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,降低企业成本。
2025年,成都基于优化构建“9+9+10”现代化产业体系,还将完善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机制,探索“一条产业链、一名首席科学家、一批链主企业、一套扶持政策”模式,“链长制+专班”推动16条重点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。
后发优势
潜力变现

成都凭借后发优势,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。2024年,成都经济企稳回升、稳中有进,地区生产总值达2.35万亿元,同比增长5.7%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11.5%,***产业集群达14个,“先进制造业**市”排名提升至第8。2025年成都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.7%以上。
四川省社科院研究生学院院长柴剑峰表示,挖掘后发优势,需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,让新质生产力变成新动能,这也正是当前四川省及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发力点。除了政策扶持红利,还可以通过样本学习获得借鉴经验,运用成本优势,激发未开发的市场潜力。
2025
成都工博会



2025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(简称 “成都工博会”)将于4月23日-25日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隆重举办!
本届成都工博会以"创链新工业,共碳新未来"为主题,规划打造超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,预期汇聚全球600家企业,深度聚焦工业自动化、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、机器人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(工业互联网)、节能与工业配套及新材料等前沿领域。
成都工博会,作为展示-对接-转化的一站式平台,助力企业构建技术升级闭环,在西部智能制造新格局中卡位核心节点。